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2章

關燈
似乎因為機廂裏多了普萊瑞思一行英國人的關系, 整個旅途都安靜的可怕。

女人孩子膽小甚微的盯著前方。

而男人都紛紛默不出聲的用“沈默”來應對眼前此景。

直至飛機落地, 才傳來了整個旅途的第一次聲響。

全機的伊拉克人相互鼓掌, 相互擁抱。

這是普萊瑞思第一次體會到這種明顯的民族隔閡與文化差異。

不明白為什麽這樣一次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旅途為什麽會引起如此轟動的、全機的掌聲。

眾生歡騰下、普萊瑞思與保羅、埃迪沈默的拿起箱子, 走下飛機。

機場大廳, 先前的向導多諾萬舉著個牌子沖在前列。

接到普萊瑞思,便直接驅車將他們送到了賓館。

賓館是被轟炸過的, 一半燈火通明, 一半陷入塵埃。

整個賓館就像是懸在空中的難民屋。

去往賓館大門的路被石塊湮沒。

普萊瑞思小心翼翼的踩著石塊走近。

而此時, 保羅才走了一半。

一個小石子滑進了保羅的鞋子,似是劃破了他的襪子。

挑了塊稍大的石塊, 保羅皺著眉坐上去,清理鞋子。

埃迪挑著眉看普萊瑞思打開了攝影機。

調了調參數便開始拍攝。

從保羅脫鞋到保羅穿上鞋走近, 一鏡到底。

“你到底想拍什麽?”埃迪問。

“紀實、故事、實驗。”普萊瑞思答。

“主演是我?”

“主演是你。”

“那為什麽拍保羅?”埃迪挑了挑眉。

“實驗屬性......我想要試試把紀錄片和故事片的分界打破。”普萊瑞思答。

但埃迪似乎並不理解。

“換句話說,就是模糊紀錄片和故事片的分界, 故事片的主角是你, 而我們扮演的是你的副手, 而在真正我的鏡頭下,我想拍一些記錄性的東西。”

“或許可以再概括些?”埃迪說。

“..........你還是沒明白?”

“相信我, 保羅也不明白。”埃迪挑了挑眉。

看了一眼心疼拎著自己被石頭劃破的襪子、恍恍惚惚的保羅,普萊瑞思決定再講一遍。

“簡而言之, 就是換一個拍攝思維。我們平常拍電影,要麽是主角的主觀鏡頭, 要麽是導演的主觀鏡頭, 總而言之, 所有的鏡頭就是圍繞著導演和主角轉,而這部電影,我想設定在一個戰地記者的人物設定下,以故事片的人物模型去拍紀錄片形式的人物模型眼中的伊拉克。”

“所以,我只需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視角工具?”埃迪挑了挑眉。

“如果你的演技足夠好,人物刻畫足夠迷人,那這將成為你畢生最經典的角色。但同樣的,如果你的演技不夠吸引人,你當然會成為導演的棋子,物競天擇,這是同故事片一樣的道理。”普萊瑞思回答。

理了理鏡頭,看向埃迪。

勾起唇角。挑釁的問。

“你會成為我的棋子嗎?”

“當然不。”埃迪答。

普萊瑞思笑了笑。

向導多諾萬拿來了房卡。

普萊瑞思接過。

發給了埃迪與保羅一張。

“今天休息一下,明日我們便走。”

“走去哪裏?”埃迪問。

“防空洞、戰區、巴格達。”普萊瑞思答。

**

這是埃迪難以忘懷的四個月。

在這四個月間,他同只有兩個工作人員的劇組走遍了伊拉克的每寸土地。

跨越戰區、跨越難民群聚的貧民窟。

這是一個烽煙下的國度,生離死別是在這片土地上再正常不過的場景。

人生而平等,而戰爭將這種平等用生死的殘酷方式剝奪。

他們麻木、他們悲憫、他們痛苦哀鳴,可卻束手無冊。

四個月內,他飾演的戰地記者采訪了住在廢墟上的老人、采訪了無家可歸的孩子、采訪了住在防空洞裏兩年有餘未曾看過太陽的流浪漢。

其中有一位在戰爭前曾是大學教授的伊拉克老人這樣對他說:

“與你們不同,我們因國家而從出生起便背負上了‘難民’的名頭。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接納我們,沒有任何一片土地我們能長足駐留。

‘國籍’便成了我們的原罪,我必須為他洗凈身上的汙垢。”

照顧老人的好心人說,老人的夫人早逝,一雙兒女早在戰爭伊始便被老教授送去了美國,可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美國重新制定了移民法案,老人的一雙兒女又被遣返了伊拉克,次日,便在炮火中喪生。

這是一個絕望的國度。

這是一個夾受著多方恐/怖/襲擊、武力恐嚇的嘶吼到無力申辯的民族。

在這裏,每日盤旋在藍天的,不是鴿子與白雲,而是久久不散的警笛與炮彈。

在這裏,孩子們陪伴與玩耍的,不是父母與師長,而是童子兵、少年兵、嚴聲唳喝與鳴槍示威。

這是一個沒有理想的國度,在每日的炮轟與槍林彈雨下,食品價格瘋長、水資源緊缺,他們每日在被炸死、餓死、渴死、甚至是被反zheng軍活埋而死的恐慌下痛苦哀鳴,在他們眼裏,“活著”成為了最奢侈的渴望。

現在該去往何處?明日又該去往何方?

埃迪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哀鴻遍野、滿目瘡痍。

他們蝸牛似的用兩個月的光景穿越了貧民區抵達巴格達。

而抵達到巴格達的一瞬間,他就後悔了。

一顆炮彈從他的耳側劃過。

左耳失聰。

此時他才真正領會到那種“接近死亡”的恐懼。

但是他並沒有離開,因為普萊瑞思的鏡頭一直追隨著他。

而鏡頭背後的,是真正的戰爭。

他還不能離開。

至少在拍完這組鏡頭前不能。

眾人對戰爭一無所知。

他們不清楚戰地人民的生活。

他們只知道大炮、槍支、彈藥、他們只明白侵略侵略再侵略。

而他們從來不知道他們想要的大炮、槍支、彈藥身後的是什麽,因為他們從來不曾體會過戰地難民的絕望。

就像二戰後的調研顯示,二戰以來的任何一個國家的士兵,在戰爭結束後,向來都是海軍偏左、陸軍偏右,原因無他,因為海軍除了幾次海上戰役就沒經歷過幾次“殘酷”的戰爭,而陸軍不一樣,他們在戰壕上真正體會到了“死亡”。

一個沒有真正體會過死亡的蠢貨,永遠只會無知的叫囂。

此時,埃迪才領略到“戰地記者”的職業含義。

講述真實、傳達真相、為和平,付出哪怕“微不起眼”的勞動。

**

四個月後,埃迪回到了英國。

而保羅則加入了志願者,繼續留在伊拉克。

臨行那天,保羅認真的看向普萊瑞思。

他說,這是一部註定記載史冊的電影,他很感謝普萊瑞思將這部電影帶到他面前。

普萊瑞思沒有回英國,而是來到了好萊塢。

在一個月的初步剪輯後,普萊瑞思將成片發至了各大發行商。

詹姆斯·卡梅隆此時正在20世紀福克斯處理《阿凡達》後期的審批問題。

聽聞那個號稱要用“一個機位”去伊拉克拍戰爭片的女孩將自己的新作品發到了閱片室審核。

霎有興致的停了下來。

看了看表,自己與經理約定的時間還有一小時,詹姆斯·卡梅隆決定看一會兒這部電影再走。

走進閱片室,20世紀福克斯的高層正準備放映。

瞧見詹姆斯竟走了進來,紛紛停止了手下的動作。

“你們看你們的,不用管我,我看一會兒就走。”詹姆斯揮了揮手。

聽聞此言,負責放映的女助理這才點下了放映鍵。

隨著第一個鏡頭的播出,便有高層不滿的皺皺眉。

“不是拍伊拉克嗎?怎麽第一個鏡頭是保羅在系鞋帶,而且畫質也太爛了,她以為她是在給電視臺拍紀錄片嗎?”

隨即是第二個。

“我敢打賭她用的機器不會超過5000美金。”

第三個。

“廉價、無趣、她在《硫磺島來信》中的靈氣哪裏去了?”

.........

十五分鐘的放映,十五分鐘的批駁,幾乎沒有消停的時候。

而且的確,這些批駁都批駁的恰到點上。

紀實式的攝像機拍出的畫面的確讓人詬病頗多,而且鏡頭語言緩慢拖沓、完全讓人喪失了看下去的欲望。

完全沒有在《薩岡》中的靈氣。

詹姆斯·卡梅隆有些失望。

失望於一個年輕有潛力的後輩這麽快的湮沒於潮海。

看了看表,還早,詹姆斯·卡梅隆雖然不想繼續看,但還是決定在放映室內消磨一點時間。

他漫不經心的看著屏幕。

可隨著時間漸逝。

屋內批駁聲慢慢消失。

類似紀錄片卻又像紀錄片的表現形式讓在座者眼前一亮。

戰俘、難民、屠殺.......

鏡頭甚至還捕捉到了血蹦離身體的一瞬。

真實、可怖.......

眾人不由自覺的抿上了嘴唇。

轉而是經久不斷的沈默、以及、壓抑。

這個粗糙且不走心的畫面似是蒙上了一層特殊的魔力,讓人沈溺。

這是一種奇特的魅力。

也是一種奇特的,讓人流淚的苦藥。

這種觀後的奇妙感覺,簡直是........不可言說。

“你覺得如何?”剛才批駁最久的高層問。

沈默許久,詹姆斯甩下八個字。

“時代之光,史冊之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